《水浒传》吴用是属于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有知识和智慧,有想发挥自己的人身价值施展其政治才能的思想,有点雄心壮志。只是由某种原因,不能走科举仕途之路,屈才当学館先生,但极不安分而涉及江湖,有意广泛结交社会上武功高强、有社会影响也不安分、容易对抗朝庭这类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吴用上梁山后背晁盖投宋江,几翻施用毒计,说明吴用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也没仁爱底线,也缺乏江湖道义的底线的人,这种这些作法确实有点令人不耻。当然吴用对梁山的扩大,协助宋江四处征战打胜仗,力挺宋江走招安之路,到实现招安都对梁山立了大功的,以后又在抗辽、剿灭王庆、田虎、方腊立了大功。但梁山人马必竟曾经武装对抗过朝庭,虽招安又立功,但始终和朝庭官僚队伍难于融合,所以被排挤和迫害也是正常的,吴用最后和花荣吊死在宋江墓旁,也说明吴用知道自己也无任何价值了,肯定也会被除掉所以选择主动自杀也算明智,梁山队伍奉行替天(皇上)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路是走不通的,所以以彻底失败结束,吴用和宋江等都属亍悲剧人物。
#####梁山108将,论心思歹毒的自然无过於智多星吴用。智多星吴用的“智”,却并不是怎么地表现在战场上,而是更多地表现在赚取兄弟上梁山上。书中的吴用首次出场,便会让人对这位人物失去好感,在书中“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一回,即有关於吴用歹毒心思的三段描述。
书中写道:...阮小七便在背后船上说道:“哥哥,正不知怎地,赌钱只是输,却不晦气!莫说哥哥不赢,我也输得赤条条地。”吴用暗想道:“中了我的计了。”....阮小五道:“他们(王伦、杜迁等)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紬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吴用听了,暗暗地欢喜道:“正好用计了。”...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吴用暗暗喜道:“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地诱他。”
聚义,是因双方意气相投、才约为兄弟,以共富贵患难。是要有一种为对方着想、为对方付出的情义在。而吴用在“聚义”的起始,其心中就盘算着:“中了我的计了”、“正好用计了”、“我且慢慢地诱他”。其心中就充满了对“兄弟”的种种算计与利用,不是为了兄弟的打算,而是要将兄弟带入火坑,真不知道这“聚义”的“义”字何在?
而吴用之后的表现就更令人不耻了,为了赚取兄弟上梁山,采取了许多丧尽天良的手段。为了让美髯公朱仝上梁山,指令李逵戗杀了四岁的小衙内;为了让卢俊义上梁山,在卢俊义家题反诗,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等等。水泊梁山的众多丧尽天良的计策,也都少不了吴用的定策与参与。而强扭过来的兄弟,也绝不会成为真正的兄弟。最终,宋江、李逵被害死,吴用也彻底失去了依托,也只有小李广花荣陪着他在宋江的坟前自杀而已。
吴用对梁山的兄弟们如此,而对国家与民族的感情也是如此。在征辽期间,辽国人见宋江等梁山好汉出生於草莽绿林,本领高强。而虽被朝廷招安,却不受重用,便也想以高官厚禄招降宋江等梁山好汉为辽国所用。便派欧阳侍郎前去宋江大营,商讨招安事宜,而宋江等也欲将计就计,以便夺取霸州,于是双方会面商谈。
欧阳侍郎劝宋江道:大辽国主,求贤若渴,归辽必受重用。而大宋却是奸党弄权,谗佞侥幸,嫉贤妒能,赏罚不明,即便立有大功,不但得不到朝廷的相应的恩赐,反而会有性命之虞。宋江以尚需要与众兄弟商议为由,而先打发了欧阳侍郎,却回头与吴用商议。
书中写道:..吴用听了,长叹一声,低首不语,肚里沉吟。宋江便问道:“军师何故叹气?”吴用答道:“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成功,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
吴用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劝宋江就此降辽得了。后因宋江执意不肯,才使得吴用的这一降辽的心愿没有达成。
#####
有诗如是: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吴用,郓城县车市村人,梁山上做第三把交椅,天机星,绰号智多星,又称加亮先生。
话说,这一日,梁中书为太师蔡京备好了十万贯生辰纲,正将要押解东京。这笔搜刮民脂民膏而来的不义之财,自然受到各路绿林好汉的垂青。赤发鬼刘唐得知此事,便连夜奔赴东溪村要与晁盖商议。不料因醉酒醉卧灵宫庙,被郓城县都头雷横所捉,同往晁盖府上。晁盖称刘唐是他外甥骗得雷横,并赠予钱财,化解此事。
刘唐暗自不服,偷摸追赶雷横,欲索回银两。二人为此大打出手,正当紧急之时,被吴用使铜链止住。吴用由此入伙,谋划此事,又说服石偈村,阮氏三郎入伙,称七星聚义。后在黄泥冈用计麻翻杨志等人,劫走生辰纲。事情败露后,七人共赴水泊梁山。
怎奈,白衣秀士,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不肯接纳一行人。吴用,心思缜密,看透林冲对王伦极为不满,激怒林冲,使其于断金亭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作了梁山之主。
后宋江主政梁山之时,二打祝家庄失利,吴用命时迁偷徐宁家传宝甲,骗其上山,得钩镰枪,大破连环马。
晁盖于曾头市被史文恭射杀之后,吴用再次假扮算命道人,在玉麒麟卢俊义府中骗其题下反诗,赚其上山。后来他与宋江合力,极力促成招安。
征方腊时,屡出奇谋。最终,宋江与卢俊义被毒害身亡后,吴用与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金圣叹评吴用:吴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猾便于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却心地端正。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吴用便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宋江只道自家笼罩吴用,吴用却也实实笼罩宋江。
对此评价,我深有感触。吴用狡诈但不失正派,狡诈的坦坦荡荡,在他心中是有着政治理想的蓝图和广阔的胸襟抱负的,他一个未能考取功名之人,一直以来报效朝廷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一个体制外的文人对报国的渴望,却又苦于没有任何渠道,报国无门,所以在后来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招安的态度,也是因为报效朝廷的情结,终究也难逃命运。
#####梁山上,万夫不当之勇的人很多,但能靠智慧生存的人寥寥无几,而核心智囊顶端的当属吴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梁山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梁山的前途。吴用虽然是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但他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知人善任,但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作为封建社会读书人,为统治者服务, 展现他的雄才大略,是他最大的理想,也由此导致梁山走向覆没。
#####从当今的风气看,批评吴用“无用”的人占多数,很少人能真正理解吴用的智慧。而实际上,吴用真不愧为“智多星”,可惜太迂腐了。
金圣叹曾评价吴用。
吴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猾便与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却心地端正。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吴用便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宋江只道自家笼罩吴用,吴用却又实实笼罩宋江。两个人心里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只做不知,写得真是好看煞人。在个人来看,吴用与《浪客剑心》《京都篇》志志雄真实手下的佐渡岛方治极像。——这也是很多人看不懂吴用智慧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完全不清楚“组织实务”和“价值引导”的必要性。
整个梁山组织运作,由小发展至大,实际上基本全是仗着吴用一人。梁山的兴旺,乃至后来能与朝廷大军抗衡,全靠吴用组织谋划。这种实务规划,应该说,现实中大多数人因为接触不到,所以不理解。
大多数读者习惯于占尽便宜的上帝视角,因此比如林冲火并王伦,吴用说林冲中计,很多人压根没看出来吴用到底用了什么计策。其实吴用搞的就是“价值引导”,让林冲猜度王伦,为了自己的安身立命而杀王伦。
再说打祝家庄,打大名府等。这也是吴用的“价值引导”。他仅用三言两语就能牵引众人的价值取向,死心塌地搬开发展的绊脚石。这种智慧,真是天生当领导的材料。
此乃吴用用计的高明之处。他的计谋不是用在一眼可看见的明处,而是如平静水面下的暗涌,全在暗处,少有浮出水面的时候,却时时掌控着形势,是梁山真真正正的后台老板,所做的一切,绝大多数是“后台运行”,在其他人根本没有一点思绪的时候,他的计谋已成功施行了。
梁山上大多数人应了王尔德那句话,“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吴用的风格,多半时候就像是《楚汉》里的张良,《隋唐》里的魏徵,他的计谋不是用来邀功请赏的,而是在别人都很难注意到的实质处大占便宜的。个人很喜欢这种不动声色,却把全盘势力暗暗操控于掌中的情况,引起极度舒适。
就像古龙先生小说里曾言,一个人的名字会叫错,但他的外号绝对不会叫错。吴用是名副其实的智多星,错非天机星下凡,普通人是做不到的了。
顺便也很感慨现在某些读者,智慧太没深度了,浮灵啊!
可惜,吴用的聪明才智还是有限度的,还是被牢牢限制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他的一切努力,终究还是无法执拗得过残酷的现实。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抗衡制度的不公,最终自缢而亡。
吴用不是第一个因此自戕之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自了汉。直到今天,仍然还是这种天懂他,但是人不懂他而且排斥他的局面,千百年来都没变过。
也正如王尔德所说,“公众是惊人的宽容,可以原谅一切,除了天才。”
#####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星位为天机星,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是梁山泊上知识分子的代表。因为夺取了大名府献给蔡京的钱财,为避免被官府羁押,因而与晁盖一起上了梁山。
历来对于吴用这个人物的评价,人们都倾向于往好的方面来说。比如说吴用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自他上山之后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有着他的手笔。他辅佐宋江团结众人,树立正统,分析当前局势,并且为宋江招揽人才。
吴用智取大名府,智赚卢俊义,布四斗五方旗,智取文安县都充分说明了吴用个人的才能。可以说,宋江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绝对离不了吴用的手笔。
另外吴用还是一个比较忠诚于自己主君的人物。自从吴用投了宋江之后,一直跟随在宋江身边,尽心尽力辅佐,为其发展势力。后来随同宋江招安,也一直在帮助宋江。甚至于到了后来,得知宋江被蔡京等人陷害致死之后,他还选择了自缢追随。
吴用身上的确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并不能表明他就没有缺点了。吴用身上最大的缺点,也是小编最不欣赏的一点,便是他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失了君子风度,有些不择手段。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帮助宋江招揽人才方面,例如招纳卢俊义此事。
#####吴用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宋江尽忠,有领导才能,能巧妙分拨梁山好汉,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首先客观分析:
1.有制定谋略的智慧的人,不一定有下命令的勇气。当二把手的时候清清楚楚,当一把手的时候优柔寡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2.当领袖需要的才能或者说性格特质,跟当军师时完全不同。晁盖能让阮家兄弟死心塌地的奉为大哥,宋江能凭着呼保义的名头结交天下好汉。晁盖自有一股英雄气,宋江急公好义又善笼络人心,这才是领袖的魅力。吴用身上似乎没有显示过这些能力。
3.吴用实在没有威望。晁盖的兄弟们敬仰的是托塔天王,天南海北的好汉们冲的是及时雨呼保义。智多星这个外号倒也是个夸赞,但一听就跟好汉们的自我认同和标榜有距离感,这个自我认同,一曰义,一曰勇。
4.说实话,我觉得吴用的计谋有点太损,经常害得人家家破人亡……梁山好汉们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总会很鄙视吧。干多了脏活,就别再想别的了。
其次,再从历史角度对比分析:
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星位为天机星,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是梁山泊上知识分子的代表。因为夺取了大名府献给蔡京的钱财,为避免被官府羁押,因而与晁盖一起上了梁山。
历来对于吴用这个人物的评价,人们都倾向于往好的方面来说。比如说吴用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自他上山之后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有着他的手笔。他辅佐宋江团结众人,树立正统,分析当前局势,并且为宋江招揽人才。
吴用智取大名府,智赚卢俊义,布四斗五方旗,智取文安县都充分说明了吴用个人的才能。可以说,宋江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绝对离不了吴用的手笔。
另外吴用还是一个比较忠诚于自己主君的人物。自从吴用投了宋江之后,一直跟随在宋江身边,尽心尽力辅佐,为其发展势力。后来随同宋江招安,也一直在帮助宋江。甚至于到了后来,得知宋江被蔡京等人陷害致死之后,他还选择了自缢追随。
吴用身上的确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并不能表明他就没有缺点了。吴用身上最大的缺点,也是小编最不欣赏的一点,便是他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失了君子风度,有些不择手段。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帮助宋江招揽人才方面,例如招纳卢俊义此事。
卢俊义是河北有名的富商和大地主,并且因为武功高强,在江湖上也有很大的声名,人称“河北三绝”。当时宋江得知了卢俊义此人后,便想着借卢俊义扩大梁山的声名,于是派吴用等人潜入卢俊义府中。
吴用等人入了卢家后,设计让卢俊义自己写下一首藏头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卢俊义写下了这么一首诗,自然会有灾祸降临,等卢俊义外出避祸,挑战梁山好汉被抓之后,吴用又走了第二步。
吴用见劝说卢俊义归纳梁山不成,便让宋江一边借各种名目拖延时间,一边先将卢俊义的管家李固放走,并且详细说了卢俊义所写的那首反诗代表的意思以及结果,最后告知卢俊义已经投了梁山。
李固被放走,卢俊义被关押了两个多月,外面卢俊义已经投靠梁山的消息已经传遍江湖。这个时候再放了卢俊义,实际上已经料定了卢俊义回家之后的结局,之后只等卢俊义被逼无奈,只能投靠梁山了。
这么一番手段,与那些奸恶之人逼良为娼有何区别。卢俊义本来生活富贵平乐,他却因为个人利益而将卢俊义原本的生活打破,使得别人“落草为寇”。因为个人利益而改变他人人生,这一点小编实在看不上眼。
吴用足智多谋,他自己也将自己与三国时的著名谋臣诸葛亮相比。但是他真的能与诸葛亮达到同一个层次吗?当然不能!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能臣,他以其一己之力,几乎承担了整个蜀汉的开篇与发展。他是一个国家的宰相,想出的是万军战斗的计策。而吴用呢?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一个土匪窝里的军师,只是因为梁山好汉多以侠义相称,所以名声好听一点罢了。他拿点计谋,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如何能与诸葛亮作比。
其次,吴用整个人的人品其实并不怎么好,如何能与受世人尊敬的诸葛先生作比?先不说他扰乱卢俊义原本生活轨迹,逼得别人只能投靠梁山。只说后来他在帮助宋江招纳朱仝一事上,更是受人鄙视。
朱仝因为将宋江放走,所以被问罪,刺配沧州。到了地方,沧州知府见朱仝一表人才,挺喜欢朱仝,对他很好。后来朱仝有一天带四岁的小衙内出去玩,吴用为了将朱仝逼上梁山,就让李逵去杀了年仅四岁的小衙内。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在吴用的眼中却只是一个达成目的的工具。这样一个人格有问题的人,如何能与诸葛亮相比?完全没有比较的可能!
#####
梁山泊军师,吴用,这句话就是有意思,读水浒品水浒,水浒传里面,梁山好汉一百单八人,这文化水平谁最高呢?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智多星吴用。吴用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呢?按照现代的说法,只是初中毕业,哎对,您没听错,吴用是梁山泊唯一考取秀才的人,这秀才就是科举制度的童生是吧?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敲门砖。也就是考中秀才后,你才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举人的考试。很显然吴用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学生,只不过固定在秀才级别。秀才能做什么工作呢?如果吴用安心立命生活的话,他能做的工作有开私立启蒙学校教书啊,代人写写书信,写写契约,写个状纸什么的。至于去给别人做幕僚,这级别确实不够。
这水浒传里吴用出场的时候,就是个私塾先生。到梁山后,这梁山集团吴用一直稳居前三名,更确切的说,是二把手。就与他这初中毕业的学历是有关的。因为一百零八人之中,估计能有一百人能把斗大的一字认作是个扁担。把写出自己的姓名当作不可完成的任务。那时候文化普及率极低,繁体字不好学,人们对识文断字文化人的尊重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吴先生不是一个甘于过清淡生活的人啊,抢劫梁中书给老丈人的生日礼物生辰纲,这件事成了吴先生生涯转折点。完全有吴用先生策划,智取生辰纲,成为水浒传里的一个精彩表演,杨志等人完败于吴先生的妙计之下,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生辰纲劫走,却动弹不得。
吴用对梁山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不是无用没用,很幸运,他先后与梁山三代领导人都打过交道。而且这三位领导人的发展死亡都与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是与三代领导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个文化强盗的底蕴展现的淋漓尽致。先说说吴用和王伦,吴用和王伦本来不认识的没有关系,之所以后来又有了接触,是因为晁盖他们抢劫生辰纲案发被通缉,在逃亡路上,必须找一个落脚地。很巧,他们看中了梁山。王伦,本来不该死,王伦没有大志向,和吴先生一样的,也是一个读了多年四书五经,但连秀才也没考取的这个学生娃童生。年纪大了,书读不下去了,下地干活也不愿意也不会干了,就找个好地方抢个劫啥的,过的饥一顿饱一顿的,风流快活,有手下喽啰使唤,总比干农活强吧。王伦拒绝林冲入伙,一点也不难理解。人家不想做大,就做点小本生意,守住一亩三分地。自给知足就可以了,糊口得了,做大做强,自己根本没那个能力。自己什么斤两,能吃几碗饭,自个儿最清楚。但很遗憾啊,吴先生可不是这样想的。人家智取生辰纲后已经连续犯下血案,成为政府一级通缉犯,他们要活命,而不是日子过得好坏那么简单,二者之间差距之大,完全没办法融合。于是童生王伦就被秀才吴用坑死了,读书成绩没有人家好,阴谋诡计自然也没有人家吴用高。在处理王伦的问题上,吴用显得非常不厚道。大家都是读书人,而且没有旧日仇恨,完全可以放王伦一把啊,礼送王伦离开就是了,但吴用就是主导了一出林冲反水火拼王伦。把一件禅让事件整成了流血事件。
接着谈吴用和梁山二代领导人晁盖的这个微妙关系,一个穷教书,一个副村长,二人的生活质量差距是相当的大。事情的转折就是抢人家生日礼物生辰纲这件事想想都好笑是吧?对抢劫最热心的居然是吴用这个文化人。团队是他窜联起来的,人数不够啊,白胜凑,还美其名曰七星聚义。七个人里有六个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啊,另外一个却是个土豪。这个土豪就是个傻子,因为最终受损失最大的一定是他。另外几个都因此改善了生活,只有他家破人亡。好好是土豪村长的日子不过去做强盗啊。所以晁盖对于这一切一定是不满意的,而他埋怨的对象只能是那个该死的吴先生,没有吴用,晁盖依然过着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土豪日子。现在整天窝在一个水洼中间的小岛上喂蚊子,有今天没明天的,今天不知明日事。想想都叫人憋屈。晁盖确实不适合当领导。梁山团队管理显然没有什么章法。而吴用。那仨瓜俩枣的书面知识对眼下这个局面也是一筹莫展。这大眼瞪小眼的日子久了,其实大家都明白,梁山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可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不知道,吴用后来投入宋江的怀抱就是正常了。哎,因为宋江给了梁山一个明确的未来,这个未来好不好不好说。但至少人家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行动路线。就这宋押司比晁盖村长强的不是一丁半点,宋江来到梁山,正式拉开梁山飞速发展的大幕。但晁盖和宋江在一个锅里搅和着,彼此都不痛快,帮派不同,对未来的诉求不同,管理能力不同,政治路线不同。怎么看对方怎么别扭?更让晁盖憋气的一幕就出现了。他的吴军师反水了,投入宋江一方。这晁盖很窝火,最终他选择了不甘寂寞,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亲自带领本部亲信出去攻打曾头市。吴用被他正式抛弃,就是这次军事行动送了晁盖的命啊。如果说王伦可以和平解决的话,晁盖则是完全没有退路,他必须死。只是看死在谁手里而已,因为梁山没有办法将晁盖礼送出门,更没有办法将梁山一分为二,宋江也不可能等到晁盖自然死亡之后再接手。时间不允许,实力也不允许,晁盖和宋江之间的平衡器就是吴用,吴用倒向谁谁赢。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强盗,吴用心里头门清。最后说说吴用和宋江,吴用和宋江是天然政治盟友,两个人最佳拍档组合都是读书人,彼此沟通无障碍。有共同语言,儒家学说多年勤冉下忠君报国,思想深入骨髓。当宋江把自己对于梁山的未来发展大计,展现在吴用面前的时候,我相信吴用一定是震惊的,也一定是惊喜的。对嘛。杀人放火到受招安多么明晰的未来,多么精准的路线,多么诱人的梦想。这时候不用看,晁盖就是如果看见一个死人一般,所以晁盖就得死了啊。吴用对宋江的尊重是毋庸置疑的。宋江的理想他认同,支持宋江的政策,他宣传宋江的路线,他也执行,但吴用身上那种阴险恶毒啊,也是宋江管理团队必须补充的手段是吧?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嘛,说的就是吴用这个人的特质啊,宋江身上也有,招降霹雳火,秦明是宋江让人扮成了秦明烧杀抢劫。导致秦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一个个被砍头之后从城头丢下来,然后宋江说这样也不妨,又让花荣把妹妹嫁给秦明。宋江的心狠手辣,一点不比吴用少。但自从遇到吴用后,所有的龌龊事儿、恶心事儿都交给吴用去做,二人分工合作,堪称完美。吴用特质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凡是被他算计中的人,死相都很难看啊。
大名府第一富豪卢俊义因为被吴用算计了,家破人亡,后来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做了强盗。为了让朱仝上山,让李逵斧劈才四岁的小孩子,吴用的手段全都透着阴险恶毒的味道。所以吴用在梁山的地位,一方面因为他的元老身份,另外一方面与他的阴险手段不无关系。生在水浒传的那个时代里,生在梁山那样一个集团里面,鱼龙混杂,充斥着小偷、强盗、抢劫犯,流氓。
如果吴用不是这样一个假面文人。估计也和王伦一样,活不过三集就得领盒饭走人。吴用自挂东南枝一定不甘心,但一个学习成绩差,又不甘于过平淡,生活还想靠歪门邪道实现理想。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啊。抢劫致富,逃亡杀人,还相信杀多人放大火受招安洗白当官。就更不可原谅,高球童贯蔡京等奸臣集团,可是把梁山好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哪里容得下他们和自己一殿为同事,能够死在自己手上其实是吴用最好的结局。想想王伦和晁盖他们在阴间见了面,都该说什么呢?
就是吴用先生把他们送到那里来的策划者。
吴用足智多谋,心狠手辣,可惜辅助宋江,算来算去还是算了自己,结局悲惨。这就是梁山泊军师,吴用。
#####吴用这个名字,施大爷已经在暗示读者了,吴用做的事情很多是小伎俩,没有大用处的事情,遇到真正的核心问题基本都是宋江在主导。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