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公益之路:一个“小标签”如何点亮万千善意
每笔订单捐几分钱,百万商家用“公益宝贝”串起温暖链条
在淘宝、天猫的商品详情页中,你可能曾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标识——“公益宝贝”。它不是促销标签,而是一种让“小额捐赠”聚沙成塔的公益机制。每一笔成交,商家可设定捐赠金额,从几分钱到一定比例销售额,涓滴善意由此汇流。
这些微小捐赠持续流向助学、助农、救灾等领域。平台透明披露资金去向和受助进展,让商家即使捐得少,也能看见改变的发生。一个玻璃杯捐2分钱,一件衣服捐5分钱,日积月累,竟可换来孩子的午餐、山区的课桌、老人的棉衣。
自“公益宝贝”上线至今已十九年,我们通过问卷收集上千位商家的真实故事,呈现这份坚持背后的初心与感动:
懂病痛的煎熬,懂贫困的窘迫,懂遗憾的重量……正因为尝过或见过那份难,才更想借这小小的标签伸出手,哪怕力量微薄,也盼着帮别人少受点苦。
@我没事啊我很好
作为情绪疏导服务提供者,我在开店之初便决定:只要生意能维持,就要帮助他人。得知全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却鲜少被关注后,我立即开通“公益宝贝”,每单捐出善款。我不想等有钱再做公益,怕有人等不起。
@我没事啊我很好 店里的公益宝贝
@Lettheheart原创店
我来自山村,虽无力一次性大额捐赠,但做服装生意后,选择将店内所有商品加入“公益宝贝”,每单捐出几分钱。穷不了我,却能帮到人,何乐不为?
@带杯去看看世界
我们卖平价玻璃杯,最初因平台流量激励尝试“公益宝贝”。后来常看捐赠报告,看到孩子们收到资助后的笑容,深受触动。每单捐2分钱,已坚持近十年,成为习惯,也让我们倍感自豪。
@森罗印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网购时,包裹上的寻人启事让我意识到公益可以如此贴近生活。恰逢我经营儿童产品,便顺理成章开通“公益宝贝”,每售出一件商品即捐赠一笔款项,助力更多孩子。
店里售卖多是几元小物,但每一笔交易都在帮助小朋友。
@阿咩香港代购
姐姐因血癌离世,让我深知治病最缺的不仅是医疗,更是资金支持。我不愿让更多家庭经历“想救却无能为力”的痛苦,于是将对姐姐的思念转化为助人行动。
@慧净电子
早年曾为同村白血病患儿筹款并成功救治,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帮助不应止于身边。得知“公益宝贝”可辐射全国,即便每单捐得少,也能积少成多,便毫不犹豫加入。如今店内超200个商品均已设置捐赠。
@第一次开小店
未能尽孝父母是我心中遗憾。如今希望通过帮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弥补内心的亏欠。
爱德基金会「爸妈食堂」项目在“公益宝贝”的支持下,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午餐
@COOLPETS官方店
很多人想行善却缺乏渠道,公益项目也常面临资金断续。当我发现“交易即公益”模式后,立刻参与。无需刻意凑钱,每单顺手捐一点,反而可持续地帮助需要的人。
不少商家的第一笔“交易捐”始于创业初期。即便经历低谷与瓶颈,他们也从未摘下“公益宝贝”标签。支撑他们的,是对“这件事有意义”的坚定信念。
@全球NGT官营总店
2016年,我被山区孩子恶劣的学习环境照片深深触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首次上架“公益宝贝”。没想到消费者积极响应,许多人专程为此下单。
当看到新书桌送达教室、孩子们露出笑容的照片时,我彻底被感动。从此,“公益宝贝”成为常态化举措,每卖出一件商品,就多一份看得见的善意。
「乡村支教美丽中国」项目让更多乡村孩子获得优质教育机会
@BlueSock蓝色半岛
曾因大促亏损,一度考虑暂停捐赠。但一位老顾客留言:“你们的内裤陪我从女孩变成妈妈。”这份陪伴感让我顿悟:我们的善意,或许也在默默陪伴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是成本,而是信任。自此再未动摇。
@石岛小镇海藏鲜
幼年丧母的经历让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关爱。因此,“公益宝贝”从未停止。我想让所有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像爸爸妈妈一样爱着你们。
这家小店已坚持14年,累计支持181个公益项目落地
@释陶陶瓷
两次抗癌经历让我深陷经济困境,最艰难时仅剩10元。2017年开店后,得知可通过“公益宝贝”支持疾病相关项目,便持续参与,至今已八年。去年癌症复发,幸而早期治愈,我坚信这是坚持行善的回馈,更不舍停下。
@三休舍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全靠国家资助。受助之时,便立下“将来要帮更多人”的心愿。当有能力回报社会时,我选择通过“公益宝贝”持续行善,不负当年所受恩情。
店主基于个人经历,长期捐助乡村学生项目
@鼎浩工具官方企业
主营几元小工具,首次选择支持偏远山区儿童午餐项目。自己也有孩子,看到同龄人生活艰苦,内心难以平静。正是这份共情,让我坚持至今。
@老兵枣铺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当我发现可通过“守护民族英雄的晚年”项目为参战老兵捐款时,立即更换所有链接。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安稳生活。九年过去,“公益宝贝”已成为店铺“永不卸任的第1号链接”,上新必勾选,比优化标题还重要。
公益宝贝是老兵枣铺“永不卸任的第1号链接”
@成林胶带
童年是留守儿童,儿子出生后,我开始学做父亲。若当年有人帮我,童年或许会更好。带着补偿童年的心理加入公益,儿子多大,我就坚持了多久。看着儿子成长,也想到其他孩子因我的坚持而拥有更好童年,这份“父亲的礼物”格外有意义。
店铺12个月累计捐赠超29.5万笔
许多商家从未期待回报,却被一个个“有用”的瞬间温暖:受助照片、感谢信、“已落地”的进展更新。这些清晰可见的结果,让小额捐赠不再是模糊的心意,而是真实的改变。
@疯狂的马达汽车模型玩具
最爱看“免费午餐”项目更新的孩子吃饭照片。看到他们捧着餐盘大笑,就知道善意真的抵达了。就像我们的玩具带来快乐,这份捐助也在温暖更多童年。
@SunDay玩具车精品店
最自豪的时刻,是告诉家人:“爸爸本事不大,但也帮了不少人。”
@珙桐茹儿
作为母亲,我希望受助孩子也能幸福。每次看到平台推送的孩子笑脸,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店主收到“焕新乐园”项目反馈:志愿者将新家具送至困境儿童家中
@黎臻摄影主题馆
偶然在新闻中看到自己参与的公益项目取得成效,心里涌起小小成就感:原来我也帮上了忙。
@爱妃韩国Go
喜欢深夜翻阅项目进展:孩子午餐多了个鸡蛋,受灾群众有了棉被,孤寡老人病情缓解……每一条都让人暖心。现在店内多数美妆品已加入“公益宝贝”,我会告诉顾客:“您选的商品,正带着您的爱奔赴需要的地方。”
@mercury光域专卖店
多年前我只是个小店主,每卖出一件网络设备捐0.1元。起初每月仅几十元,但仍坚持多年。后来店铺发展起来,累计捐款为多个山区孩子添置冬衣。最感动的是收到照片:孩子们穿着厚棉衣在雪地里笑着,背面写着歪歪扭扭的“谢谢陌生的叔叔阿姨”。那个卖家,就是我,也是无数平凡却坚持行善的商家。
19年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素的信念:
“懂你的难,就拉你一把”的共情;
“没想着坚持,就一直做着”的自然;
“不问结果,却记得有用”的踏实。
有商家累计捐款破万却从不提及,只说“做了就好”;有人视其为日常修行;也有人认为意义远超经营一家小店。
爱德基金会“大地新芽母婴健康关爱行动”通过“公益宝贝”守护大山里孕产妇和新生儿1000天的健康
感谢每一位参与“公益宝贝”的商家,你们把小生意做成了有温度的事。
19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善意无需等待“有钱有能力”。每单捐2分钱,坚持一年,或因一张照片、一段回忆,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愿这些故事温暖你,也愿更多人将“公益宝贝”贴上商品,让善意融入每一笔交易,让平凡生意闪闪发光。